秉承匠心 筑夢科技山鋼
不知道大家聽(ting)說了沒有(you),周平(ping)要(yao)到新成(cheng)立(li)的山(shan)鋼研究院競聘一級研究員了!
放著人人羨(xian)慕(mu)、干得好好的副經理不干,又繞回去干研發(fa)這個苦差事,實在讓人難以(yi)理解!
2018年3月的泉城濟南(nan),寒風還有些刺骨,而周平卻沒有(you)感到絲毫的寒(han)意。
她帶著(zhu)自信的微笑(xiao),堅(jian)定(ding)地(di)走進了一級(ji)研(yan)究員的競聘現(xian)場。
而這之后,她就成為了我(wo)的所(suo)長,有(you)一次我問(wen)她“周所,您為什么要在研發這條路上選擇二次創業?”
周所長不加思索(suo)的說到“就是一份難以割舍的研發情結啊!”
沒錯,就(jiu)是(shi)一份研發(fa)情結!周平從未(wei)企求頭上有任何絢麗奪目的光(guang)環(huan),然(ran)而,一項項桂冠(guan)還是戴在了(le)她的(de)頭(tou)上。
今年(nian)4月19日,周平榮獲2021年(nian)度山鋼(gang)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,是今年山鋼最高科技榮譽的(de)唯一的(de)獲得(de)者(zhe),侯軍董事(shi)長為(wei)她頒發“百萬大獎”。
就在一周(zhou)前,周(zhou)平領銜(xian)完成的《寬厚板CPS智能制造技術》項目,又獲得了中國冶金(jin)科學技(ji)術獎一等(deng)獎,實現(xian)了山(shan)鋼科技(ji)創新成果的(de)歷史性突破。
梅花香自(zi)苦(ku)寒來(lai)。令人仰慕的榮譽背后,是周平27年以來潛心技術研發(fa)、孜孜不倦的一路拼搏。
1. 淡(dan)泊名利、潛心(xin)研究
1995年,她從東北大學畢業后,分配到(dao)萊(lai)鋼鋼研(yan)所從(cong)事技(ji)術研(yan)發工作,從(cong)此(ci)她就與技(ji)術研(yan)發結下了不解之緣(yuan)。
從實(shi)習開始,她(ta)就潛(qian)心匍匐、拼(pin)搏于每一個不(bu)同的研發崗位(wei),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逐(zhu)漸成長為(wei)可挑大梁、可堪重(zhong)任的技術專家(jia)。
2009年,萊鋼寬(kuan)厚(hou)板產線正式投產,這條產線被萊鋼人寄(ji)托為“生命工程”。為盡快讓“生命工程”發揮應有的效益,周平主動承擔了技術難度最大的高強鋼產品研發重任。挺過嚴寒,度過酷暑,在經歷了上百次失(shi)敗之后(hou),她(ta)帶領團隊(dui)解決(jue)了一個又一個技(ji)術難題,最終實現(xian)了(le)高強鋼批(pi)量穩定生(sheng)產(chan)。此后她又帶領(ling)團(tuan)隊在耐低溫高強鋼、耐磨鋼、油罐鋼等產(chan)品領域進(jin)行攻關,近十(shi)年間,累計開發了(le)十(shi)九大類、上百個牌號的新(xin)產(chan)品,實現了(le)萊鋼寬厚板(ban)產(chan)品的系列化(hua)、精(jing)細化(hua)、專業(ye)化(hua)生產,為(wei)占領高(gao)端市場奠定了堅(jian)實的基礎。
她先后主持完成30余項重大科技研發項目,榮獲5項中國冶金科學技術獎,3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。獲得授權專利64項,發表論文58篇,制定各類標準15項。
2. 勇攀高峰、敢為人先
當(dang)別(bie)人(ren)都(dou)在(zai)為(wei)周平(ping)取得優異(yi)成績而(er)鼓(gu)掌慶(qing)賀的(de)時(shi)候(hou),她卻作出了(le)一個(ge)讓人(ren)難以理解的(de)決定,她毅然放(fang)棄了(le)多(duo)年精耕細(xi)作而(er)又熟悉的(de)研究領域,應聘(pin)到(dao)了(le)新成立(li)的(de)山鋼(gang)研究院,從(cong)事鋼(gang)鐵智能制造(zao)這(zhe)一全新研究領域。
世(shi)上無難事只要(yao)肯(ken)登攀(pan)。面對一個自己(ji)基礎薄弱(ruo)的嶄(zhan)新領(ling)域,她沖破(po)現有知(zhi)識體系(xi),聚焦(jiao)“數字孿生”等新興技術,從熟悉的工序開始,一步一個腳印拓荒鋼鐵智能制造技術。
歷經3年完成的“CPS智能制造項目”,在公司4300mm寬厚板產線穩定運行,第一次在鋼鐵行業實現成功應用,整體技術水平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;所開發的轉爐數字孿生技術填補行業空白,獲得同行的高度認可。
3. 集智(zhi)攻關,團結協作(zuo)
獨(du)木不成(cheng)(cheng)林(lin),百川(chuan)匯江海。周平(ping)善于發現、發揮每個團隊成(cheng)(cheng)員(yuan)的專業特長(chang),鼓勵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成(cheng)(cheng)長(chang)。她曾帶領(ling)的團隊全部(bu)競聘(pin)成(cheng)(cheng)為(wei)項(xiang)目首(shou)席研究員(yuan),都成(cheng)(cheng)了各個方向的技(ji)術能手。組建四年多的智能制造研發團隊,在她的帶領下已快速成長為凝聚力(li)強(qiang)、專業互補性高(gao)、協(xie)作配合好的高(gao)素(su)質研發團隊(dui),承擔了近20項前沿智(zhi)能制造研發(fa)課題。
4. 甘(gan)為人梯(ti)、獎掖后學
對于(yu)剛入職(zhi)缺乏實踐經驗的大學生(sheng),她(ta)堅持(chi)帶領他們到生(sheng)產一線關(guan)鍵工序,為他(ta)們講(jiang)解工藝特點,幫他(ta)們熟悉(xi)現場現狀。
為了提高團隊(dui)的(de)(de)理論功底,她(ta)帶頭(tou)攻(gong)讀碩士(shi)博士(shi)學位,她(ta)以前帶領的(de)(de)研發團隊(dui),3人考取博士、3人考取碩士。
當團隊成員出現畏難(nan)情緒時(shi),她總是設法(fa)給(gei)予春(chun)風化雨般的鼓(gu)勵(li);
當(dang)出現工作失誤時,在“恰到好處”的批評過后,她總是幫著一起分析原因,提出更加周詳的工作方法。
當團隊(dui)成員遇到難題(ti)時(shi),她(ta)又(you)毫無保(bao)留地給予思路啟迪和實(shi)踐指導。
就是這種甘當人(ren)梯的精(jing)神,讓團隊成(cheng)員(yuan)都(dou)得到了快速(su)成(cheng)長(chang)。
周平總是對(dui)身邊的同事(shi)說:在(zai)科技創(chuang)新的道路上(shang)沒(mei)有坦途(tu)和捷徑,惟(wei)有耕(geng)耘,才有收獲(huo);堅持耕(geng)耘,終有收獲(huo)!
很榮幸我身(shen)邊有這(zhe)樣的榜樣,我們將與她一起不斷(duan)攀登新的科技高峰,助力山鋼高(gao)質量發展。
這就是我今天跟大(da)家分(fen)享的故(gu)事(shi),謝謝大(da)家。
----講述人 山鋼研究院 黃少文 2022.08.10